摘要:于東來常說:"商業的本質是傳遞溫暖。"在這個充斥著內卷與焦慮的時代,胖東來用實踐告訴我們:成功的企業不僅可以賺錢,還能讓員工體面生活,幫特殊群體重拾尊嚴,為社會注入正能量。或許,這將正是中國商業模式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當99%的企業家還在KPI、利潤率和無休止的競爭中疲于奔命時,河南一家“非典型”企業——胖東來,卻以其獨特的“佛系”經營哲學和令人艷羨的員工幸福感,成為商界一股清流。
這種獨特的企業文化來源于胖東來的老板,于東來。
于東來是怎么白手起家,并獨樹一幟地在國內形成這樣一種企業風格的呢?
于東來的早年經歷坎坷。
1966年,于東來出生在河南許昌。初中輟學后,他嘗試過各種小生意,卻屢遭挫折。1992年,創業失敗的他背負著30萬元債務,人生跌入谷底。
而命運的轉機出現在1995年,當他在許昌開了一家名為"望月樓胖子店"的糖煙酒小店時,誰也沒想到這個小小的店鋪會成為日后零售業標桿的雛形。正是憑著"用真品,換真心"的樸素信條,他不僅一年內還清了債務,更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鑰匙。
1998年的一場大火讓這個正在成長的企業遭受重創,卻也成為于東來經營理念升華的契機,讓他深刻認識到商業的本質不僅是盈利,更要為社會創造價值。
在隨后的發展歷程中,胖東來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顛覆傳統商業邏輯的經營理念。從2000年開始,于東來就將凈利潤的50%分給員工,這一比例后來逐步提升至驚人的95%。這種"讓利員工"的做法在當時可謂驚世駭俗,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21年,他更是強制推行"40天帶薪年假"制度,對違規加班者處以5000元罰款,這種"反加班"文化在崇尚"996"的商界顯得尤為特立獨行。這些看似增加經營成本的舉措,讓員工流失率僅2%的奇跡,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胖東來的成功不僅體現在內部管理上,更展現在對顧客服務的極致追求。從寵物寄存處到公開商品進貨價,從質量問題補償500元到每周二閉店休息,每一個細節都體現著"顧客至上"的理念雖然。這些創新的服務舉措增加了運營成本,卻讓東來贏得了顧客的高度認可和忠誠。更難能可貴的是,于東來始終將社會責任視為企業的重要使命。
從1996年為臺海危機捐款2萬元開始,到2008年汶川地震時親率員工奔赴災區并累計捐款近千萬,再到2020年武漢疫情期間捐款5000萬并堅持平價供應蔬菜,胖東來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企業的社會擔當。近期,胖東來因主動招聘退役軍人和刑滿釋放人員再次引發社會關注,這一舉措正是其"人人平等"理念的生動體現。2024年公布的"員工人格尊嚴補償標準"更是開創性地規定,員工若受侵犯可獲2000-30000元補償,將人文關懷落實到制度層面。
2023年,于東來宣布退休,用他的話說這是"放下而非放棄"。退休后的他依然活躍在公眾視野,通過直播分享經營心得,繼續傳播他的商業理念。2025年,胖東來進軍鄭州市場,同時開始關閉部分老舊門店。而于東來個人的健康問題,人們從中看到了企業家光環背后的付出與犧牲。
而在2025年8月17日晚,新鄉胖東來正式發布招聘公告,計劃為“三胖”新店開業招聘900名員工。
此次招聘,新鄉胖東來展現出鮮明的人文關懷:為在新疆、西藏高原艱苦地區服役的退伍邊防軍人設立專屬通道,計劃錄用200人,以回饋他們對國家的奉獻;同時為刑釋人員開設專屬通道,計劃錄用20人,助力這一群體重新融入社會,成為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胖東來此次招聘公告一經發布,立即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有網友評論道:"這才是真正的企業擔當,不僅創造商業價值,更在解決社會問題。"事實上,這并非胖東來首次展現其獨特的人才觀。早在創業初期,于東來就堅持"用人看品性,不看出身"的原則,這種包容開放的人才理念,如今已深深融入企業的文化基因。
于東來常說:"商業的本質是傳遞溫暖。"在這個充斥著內卷與焦慮的時代,胖東來用實踐告訴我們:成功的企業不僅可以賺錢,還能讓員工體面生活,幫特殊群體重拾尊嚴,為社會注入正能量。或許,這將正是中國商業模式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編輯/c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