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軍表示,希望在未來,小米能夠進一步提升國貨的口碑與形象。
小米一直國產手機里的知名品牌,深受許多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小米攀登過峰頂,也跌落過谷底,最終都挺了過來。但小米的日子并不好過,所謂“成也性價比,敗也性價比”,高端市場始終是小米心中的痛。
外界總是認為小米缺乏核心技術,都是些中低端產品,拿著供應鏈的東西找人代工罷了。
在11月18日晚的亞布力論壇第20屆年會上,小米創始人雷軍對此回應稱,這其實都是外界對小米的誤解。
十年前,雷軍從任何意義上來說都已經是一位功名成就的青年才俊。
他是武漢大學的高材生,加盟金山后如魚得水,并順利帶領金山完成了IPO上市工作,年紀輕輕就成了上市公司的總裁。
同時,雷軍還是圈內知名的天使投資人,可以說是要錢有錢,要名有名,基本上啥都不缺。
或許有些人是天生的理想主義者,比如蘋果創始人喬布斯。雷軍是喬布斯的粉絲,也一心想要做出些改變世界的成就,小米就是承載他夢想的新載體。
搞軟件的辭去一切職務來跨行做硬件,而且真正地從零開始做,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勇氣。雷軍有這個勇氣,并且大獲成功,人們更是稱贊他是中國的“喬布斯”,送他雅號“雷布斯”。
而今回顧過去,雷軍重述著自己創辦小米的初心。他表示,當初做小米就是希望通過互聯網來幫助制造業轉型,把國貨做好。那個年代,國貨就是中低端產品的代名詞,設計差、質量差,連國人自己都看不起。
曾經的中國手機市場上,要么是低端的山寨機橫行,要么只有外國品牌可以選擇。而外國品牌的手機,隨便一款都能賣出很高的價格,哪怕配置其實一般般。
小米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市場狀況。互聯網的力量是強大的,也是顛覆的。當第一部小米手機以1999元的價格亮相時,那些熱愛數碼產品的發燒友們無不為之沸騰。
十年前,小米利用互聯網模式提高制造業的效率,通過性價比干掉了山寨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于國貨的看法。
遺憾的是,十年后,外界依舊認為小米都是中低端產品。這不禁讓雷軍感到郁悶,他覺得小米一直想要解決國貨被看不起的問題,做大家理解高端手機。
國人消費理念有個特點,貴不一定高端,但高端產品一定貴。小米想要甩掉中低端的品牌印象,需要在貴的產品上立住腳跟,這樣才能成為外界認可的高端產品。
今年的小米10系列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小米是有能力做高端的,也能得到市場認可。
至于技術方面,雷軍坦言,小米雖然是代工模式,但不代表沒有技術。
小米發展起來后,已經在制造業深耕三年,投資了110家智能制造公司。今年年初交付的自動化無人“黑燈工廠”實驗室,可以說是國內最高端的手機生產線,而其中除了貼片機意外的所有設備都是小米或小米投資公司自主研發出來的。
其實大多數手機廠商都是代工模式,包括華為、蘋果等,真正能夠實現研發生產全流程的手機品牌也就三星一家,但他們都掌握著各自的技術優勢。
要知道,相比于華為、蘋果和三星,成立僅十年的小米,說是年輕的初創企業都不過。小米能夠在世界舞臺上與他們同臺競爭,不可能沒有核心技術。在技術底蘊上,小米或許有差距,但一直在追趕,逐漸加大研發投入。
雷軍表示,希望在未來,小米能夠進一步提升國貨的口碑與形象。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交流!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