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旦技術成熟,進入大規模量產商用,小米足以改變整個未來的生活方式。
科幻小說《三體》曾描述過這樣一個場面:面壁者羅輯從冬眠中醒來,看到技術大爆炸后的未來世界,核聚變提供著近乎無窮的能量,所有建筑都是可觸摸的顯示屏,通過無線充電的方式維持能量供給。
事實上,不止《三體》,在許多科幻作品中,無線充電都是常見的構想,電子產品徹底擺脫線路的束縛,電力無處不在,驅動著整個社會運轉。
在普通人可以接觸到領域中,智能手機大概是最接近科幻創作的產品,各家對技術的投入都非常大,無線充電基本已經成為旗艦機型的標配功能。只不過,大多數手機廠商的無線充電更像是噱頭,依然需要固定放置在無線充電板上才能充電,算不上是真正的無線充電。
然而,偏偏有手機廠商不信邪,硬是研發出了這項堪稱劃時代的充電黑科技。
1月29日,小米正式發布自研的“隔空充電”技術。據官方消息稱,該技術不需要插線,也不用放置底座,隔空就能實現無線充電。從上傳的演示視頻中可以看出,手機不論是放在褲兜里還是拿在手上,都能實現自動隔空充電,和科幻作品中的未來充電方式非常相似。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隔空充電要遠比無線充電復雜得多,小米是如何實現的呢?
原理上其實很簡單,都是目前已知的科技,利用無線電波將能量從發射端傳輸到接收端。難點在于,空間定位的精確度和隔空能量傳輸的效率。小米順利攻克兩大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研發的17項技術專利,打造出一套完整的隔空充電系統。
小米在自研的隔空充電樁中內置5個相位干涉天線,對手機等智能設備進行毫秒級的空間定位,精準識別手機位置。依靠144個天線構成的相位控制陣列,通過波束成形將毫米波定向發射給手機。手機作為接收端,更注重移動便攜性,小米自研出小型化的天線陣列,可以接收毫米波信號,在通過整流電路轉化為電能,將隔空充電從科幻創作變成現實。
與主流的無線充電技術相比,小米隔空充電技術的優勢在于,它可以徹底擺脫線纜的束縛。官方信息顯示,小米隔空充電技術已經實現數米半徑的遠距離充電,還支持多臺設備同時充電,充電功率可達5瓦,而且在有障礙物的情況下也不會降低效率。
雷軍還表示,不僅是智能手機,智能手表、音箱、臺燈等小型智能家居產品,也都可以實現無線充電。這意味著,在大多數普通人的居住場景中,如果全部選用小米智能生態鏈的產品,就可以憑借小米隔空充電技術,真正實現客廳無線化,乃至全屋無線化。一旦技術成熟,進入大規模量產商用,小米足以改變整個未來的生活方式。
編輯/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