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沒有資本雪中送炭,賣樓自我救贖可能是最后的方法。但流動性危機面前時間才是最大的敵人,黃光裕能否能夠戰勝時間,給國美贏得喘息的空間?只能等時間帶來的答案了。
11月4日,國美電器再度登上熱搜,原因是國美電器告知員工, 自2022年10月起,公司在未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里可能延時發放員工工資,希望員工理解并要求員工簽署承諾函。國美電器在承諾函中表示,由于受到內外部復雜環境的重大挑戰和影響,公司戰略轉型目前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
根據國美公布的2022年中報顯示,目前公司總負債規模達到了585.67億元,而當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24.09億元,同期經營活動現金流更只余5535萬元,公司負債呈現出烏云壓頂之勢。2022年上半年,國美更是關閉門店562家,凈減少門店370家,另外,還退出60個城鎮。國美零售自2017年凈利潤轉為虧損以來,至今未能扭轉虧錢的局面,五年半時間累計虧損超過220億元。諸多跡象表明,黃光裕經營了35年的國美現在已經瀕危,國美能度過這個寒冬嗎?
國美由黃光裕于1987年創立,目前已經發展成為集零售、互聯網、金融、投資等各大業務板塊于一體的綜合性產品加服務的提供商。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為國美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于2004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2021年2月底,黃光裕剛剛獲釋,對外拋出一份要在“18個月內復興國美”的計劃,“國美零售”股價也因此一度上揚至2.55港元/股。
隨后黃光裕對國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了主打娛樂化零售的平臺“真快樂”和以家裝業務為主的平臺“打扮家”。黃光裕曾給打扮家定下的目標是2024 年平臺規模達到 5000 億元,并喊出了在家居家裝市場“再造一個國美”的口號。 為了大力推廣這兩大平臺,黃光裕玩命地用線下的窗口去做線上推廣,并不遺余力地發展金融分期付款業務。
2021年底,黃光裕打破了傳統的銷售周期,要求供應商向國美單獨支付一筆數目不菲的展廳服務費,并一次性交付全年的費用。然而多數供應商并不滿意這個條件,導致國美電器門店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開始惡化。
今年8月中旬,黃光裕在國美內部發布了一篇長文,正面承認了“18個月復興計劃”的失敗。如今的國美,距離“死在這個寒冬”僅剩一步之遙,資不抵債、破產重組的命運隨時會到來。但目前為止,黃光裕手里還有兩家房地產公司。分別是北京鵬潤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國美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上述兩家地產公司共有對外投資 24 起,其中仍在業、存續的企業 14 家。另據國美官網顯示,國美旗下的地產板塊主要有 " 國美地產、申福、玖號置業 " 三個。
如果沒有資本雪中送炭,賣樓自我救贖可能是最后的方法。但流動性危機面前時間才是最大的敵人,黃光裕能否能夠戰勝時間,給國美贏得喘息的空間?只能等時間帶來的答案了。
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