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相關資料了解到,我國醫美用戶規模已超1800萬人。伴隨用戶規模擴大而來的是醫美界消費金融的興起。成長于2014年的“醫美貸”隨之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與此同時,各種行業亂象也紛紛出現。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投訴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5年間投訴量增長14倍,與“醫美貸”“美麗貸”相關的投訴也在逐年增加。某媒體記者走訪了多家醫美機構后發現,大部分醫美機構都與貸款機構合作,且貸款利率都在3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60%,遠遠高于一般銀行的消費貸款利率。
從相關資料了解到,我國醫美用戶規模已超1800萬人。伴隨用戶規模擴大而來的是醫美界消費金融的興起。成長于2014年的“醫美貸”隨之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與此同時,各種行業亂象也紛紛出現。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投訴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5年間投訴量增長14倍,與“醫美貸”“美麗貸”相關的投訴也在逐年增加。某媒體記者走訪了多家醫美機構后發現,大部分醫美機構都與貸款機構合作,且貸款利率都在3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60%,遠遠高于一般銀行的消費貸款利率。明知利率這么高,為什么還是有人借?
超前消費之風盛行,年輕人選擇“花未來的錢,美現在的容”
隨著京東白條、花唄等消費信貸產品的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陷入了超前消費的漩渦之中。加之各種醫美機構、網紅等的虛假宣傳、虛假廣告,讓不少年輕女性背負上了“美容分期”的壓力。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自己能力結束范圍內的醫美消費無可厚非,但凡事都有個度,為追求網絡上畸形的“白幼瘦之美”,透支明天的錢去整容、去切斷小腿神經等做法最后傷害到的還是自己的身體。
而關于超前消費,最近的“支付寶花唄將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統”的消息一出來,引發無數網友討論,不少人聲稱要關閉花唄業務。針對各種談論,花唄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只要正常使用花唄,保持良好使用及還款習慣,就不會對征信記錄造成負面影響。”大家消費時一定要明白,超前消費花的不僅僅是明天的錢,更是在透支未來的信用度。
“容貌焦慮”躲在醫美熱、醫美貸背后的推手
超前消費下的醫美貸盡管漏洞百出,但仍有很多人趨之若鶩,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容貌焦慮”惹得禍。
容貌焦慮這一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的五官、皮膚極端的不滿意。為何會容貌焦慮?緣由在于將自己與公眾人物作對比。不知從何時開始,“漫畫腰、精靈耳、白幼瘦”成為大家心中鑒定一個女孩是否是美女的標準。這些所謂的“標準”通過各種媒體平臺被廣泛傳播,各種醫美機構便利用這些詞匯時不時出來販賣一把焦慮。因此,女性在面臨各種美容產品推薦時很容易就陷進醫美貸這個大坑。
醫美行業,這個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領域,需要相關監管部門積極介入,以確保整個行業的良性運作!
編輯/劉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