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終于,實體店鋪在遭受一輪又一輪的沖擊后,漸漸走向夕陽……
200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美國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海外人士手頭拮據,國內很多跨境貿易無法正常開展,中小企業為了生存紛紛將市場轉向國內,而一個電商平臺也從中找到商機,吸收這些商家,迅速壯大,直至成為參天大樹。它,就是在當時被冠以“萬能”稱號的淘寶。
淘寶的做大做強,意味著電商邁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不少商家抓住了線上門店的機遇,離開線下的實體店鋪,轉戰線上網店。
網店最大的優勢就是省去了高額的門面費、水電費。商家只要繳納一些網店的租金,在線上平臺通過認證就可以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另外,網店由于擺脫了實體店鋪的束縛,客戶覆蓋范圍更加廣闊。再者,網店的時效性更高,每當有新品上架,客戶可以第一時間進行瀏覽選擇,很多實體店還沒有到貨的新品,網店都可以先找到……
網店的種種優勢,讓電商在2009年后的近10年時間里立于不敗之地,2020年底的疫情又使得本來就不景氣的實體店鋪雪上加霜。終于,實體店鋪在遭受一輪又一輪的沖擊后,漸漸走向夕陽。
那么,實體店鋪會被網店徹底取代嗎?一定不會!
從市面上看,網店雖然門檻低,但是淘汰率高,近些年來,淘寶等電商平臺已經開始“式微”。雖然實體店鋪有著房租、水電等壓力,但目前網店的運營成本也在不斷增加。從網店構建到美工、文案、運營專員……如今想在如浩瀚煙海般的網店中脫穎而出,其成本要高于運營一家實體店鋪。
加上疫情三年斷斷續續的封控,人們對街道旁的實體店又萌生了興趣,想要出門入店逛一逛,走一走。趁著現在經濟復蘇勢頭正勁,實體店鋪如何才能彎道超車?
實體店鋪本身具有兩項網店無法比擬的優勢。一是可以讓客戶直接接觸商品,買得放心;二是用戶粘性會更高。有了這些優勢,實體店鋪卻無法干過網店,歸根結底是沒有足夠的客戶。而沒有客戶的原因又可以分為兩點:1、產品性價比不夠;2、宣傳薄弱。
繼續深挖下去,會發現被網店壓制的實體店鋪基本上出售的都是一些日常用品,替代性很強,性價比不高,沒有核心競爭力。這種實體店鋪本身利潤就不高,完全是靠流量靠營銷(如降價促銷等)博概率的生意。而流量大就意味成本高,成本高就影響性價比,性價比低影響消費粘性,消費粘性不夠就愈發依賴流量博概率。這是一個馬太效應。
實體店鋪想要趁著經濟復蘇實現彎道超車,最重要的就是在產品本身下功夫,從樣式的新穎到產品質量都應該嚴格把關,形成核心競爭力,并將產品性價比提到一個合適的位置,顧客才會愿意買單。
此外,實體店鋪的宣傳也是重要一點,宣傳不能像網店一樣廣撒網,而是該根據自身店鋪及商品的屬性,進行相應風格的宣傳,包括海報設計、店鋪風格、商品包裝等等,實體店鋪的宣傳不用像網店一樣多變,往往抓住所在商區受眾的喜好就能逐漸做大。
編輯/郭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