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制造業在規模、質量、效率、創新等方面都有顯著的優勢
據玩具行消息,“美泰中國加速撤離中國,有近40年歷史的中美玩具廠傳聞要結算撤離。”
另外,有知情網友透露,這家公司位于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官窯中心城區,主要生產包括時尚娃娃芭比、POLLY等暢銷塑膠玩具,2024年該廠會在一年內逐漸搬遷完成后結業。
圖自:玩具行視頻號
據悉,美泰在中國共有七家子公司,包括6個工廠,分別為東莞樂迪卡游戲機制造廠有限公司(MED)、長安美泰二廠(MCA)、云南美泰玩具有限公司、南海美泰精密壓鑄有限公司(MEC)、佛山市南海華泰精密機械廠(MEC)、佛山南海中美玩具廠(MGY),1個研發中心為美泰玩具技術咨詢(深圳)有限公司,分別在深圳、東莞、佛山及云南。
相較樂高、摩比世界等國際品牌加碼中國市場,玩具巨頭美泰此時退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長期的戰略調整還是其他?
業內人士表示:外資品牌的撤退,也許和盈利減少有關。近年來,玩具原材料及物流成本上漲,疊加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外企生產運營成本上升,從而導致其在中國市場的利潤減少。
同時,對于該廠是否已衰落,也有從業者表達了不同觀點,“這美資廠80年代已在香港占據重要席位,現在撤離到其他國家生產,只是為避開重關稅和工資成本,其并未衰落。”
圖自:玩具行視頻號
另外,近年新生兒出生率下降,也進一步影響玩具市場的發展。我們再看一下美泰發布的2023年第三季業績,美泰Q3實現凈收入19.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凈利潤1.46億美元,同比下滑50%。在產品方面,娃娃類產品、汽車玩具類產品分別增長27%、18%,而面向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產品和可動人偶、建筑套裝、游戲和其他類產品分別下滑2%、19%。盡管第三季業績表現向好發展,在整個市場大環境影響下,2023年上半年美泰日子也不好過,虧損達7930萬美元。
美泰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Ynon Kreiz則將Q3的強勁表現歸功于IP驅動玩具業務和擴大娛樂產品的業務,比如今年美泰知名“芭比”IP影視化,帶動了芭比娃娃玩具的銷售業績,以及拿下迪士尼公主和冰雪奇緣IP的授權。
然而,傳聞美泰將部分生產線撤離中國市場之外,美泰的海外工廠卻呈現另一番景象。據悉,美泰在印度尼西亞(印尼)、馬來西亞的工廠均在擴建,去年,美泰在為印尼的子公司PT Mattel Indonesia(簡稱PTMI)慶祝運營30周年時,宣布了印尼工廠的擴建以及印尼新模具中心的建立。而此次擴建將提高美泰的芭比娃娃和風火輪合金玩具車的產能,比如芭比娃娃的產量預計將從2021年的每周160萬個,提升到每周至少300萬個。據悉,美泰工廠的產值占印尼玩具出口總額的35%以上,雇傭人數也接近印尼全國玩具生產人員的近三分之一。
同時,美泰馬來西亞的子公司Mattel Malaysia Sdn. Bhd.(簡稱MMSB)也在40周年慶之時,宣布工廠擴建,預計將于2023年1月完成。資料顯示,2022年,該工廠位于馬來西亞檳城,是全球最大的風火輪制造工廠,目前的平均產能約為每周900萬輛汽車。而擴建后,工廠的產能將在2025年提升20%。
可見,外資玩具品牌在向著生育率更高、制作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市場轉移。據越海資本《東南亞玩具&游戲市場報告》顯示,以印尼市場為例,在人口結構上來看,14歲以下的人口占總人口的26.1%,超過7000萬人,同時每個印尼家庭平均養育兩個孩子,這些都利好玩具及嬰幼兒玩具市場的發展。
不過,對于任何一家大企業說,中國市場還是極為龐大且極具吸引力的,同時,中國制造業在規模、質量、效率、創新等方面都有顯著的優勢,不是說放下就放下的。
編輯/李卓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