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和耀眼的火光,一枚獵鷹9號火箭直沖云霄,帶著SpaceX的第17批星鏈衛星升上太空。
馬斯克的瘋狂依然在繼續。
美國東部時間周三上午8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傳來一聲巨響,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和耀眼的火光,一枚獵鷹9號火箭直沖云霄,帶著SpaceX的第17批星鏈衛星升上太空。
據悉,此次發射是SpaceX在2021年的首次星鏈衛星發射計劃。隨著60顆星鏈衛星成功進入軌道,SpaceX的入軌星鏈總數突破1000顆,達到驚人的1013顆,馬斯克距離他用星鏈點亮全球互聯網通信的夢想更近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獵鷹9號火箭此前已經完成7次發射任務,現在不僅完成第8次發射任務,而且被順利回收,再次刷新人類火箭重復使用的紀錄。未來,這枚獵鷹9號火箭可能會繼續執行任務,后續的衛星發射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星鏈計劃”是馬斯克在2015年1月正式提出的項目,堪稱史上規模最震撼的衛星計劃。按照馬斯克最初的設想,SpaceX將在2019年至2024年間,向太空發射1.2萬顆微型衛星,并利用這些衛星搭建起覆蓋全球的天基互聯網,是一項足以改變未來網絡格局的超級工程。
有數據顯示,盡管我們已經跑步進入5G時代,但在全球范圍內,依然有超過30億人無法使用互聯網服務。他們或是處于貧困地區,沒有建設互聯網通信服務的經濟基礎,抑或是生活在山區、沙漠、戈壁等偏遠地區,地理條件限制著地面通信的鋪設。他們與我們生活在同樣的時代,卻無法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形成難以逾越的信息鴻溝。
而星鏈計劃一旦全面建成,低軌衛星互聯網覆蓋全球,將向全球終端用戶提供低延遲、大寬帶的網絡服務,極大地改善現狀。
超級工程往往意味著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從私人企業的角度來說,星鏈計劃并不是什么好生意。這是一項高投入、高風險、重資產的項目,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足夠收益回報。
說句玩笑話,對于私人企業而言,發射衛星還真不如社區賣菜的項目好。低投入、低風險、高頻次,而且人們對于食物的需求持續增長,一旦形成平臺優勢,就是源源不斷的流量入口,國內互聯網巨頭爭相涌入不是沒有理由的。
許多人認為馬斯克是在畫大餅圈錢,但我并不認同。
特斯拉一路飆升的股價,已經將他送上世界首富的寶座,真想賺錢完全不用這么費力,搞搞科技金融、房地產什么的,對于他來說很輕松。沒有夢想支撐,很難會有人像馬斯克一樣,他是發自內心地想要改變世界。在人類的商業航空史上,馬斯克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開拓者,注定要青史留名。
編輯/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