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遲來的認錯比草賤,一邊想著打壓新疆棉出口,一邊想著在中國轉的盆滿缽滿,這樣的阿迪達斯早已盡失人心。
8月10日,阿迪達斯CEO羅思德在專訪中表示,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收益大跌,除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自身也“犯了錯誤”。此舉一出,當即登上微博熱搜,可惜這次網友卻紛紛不買賬了,還有網友直言;“別信這種吃飯砸鍋的企業道歉。”
回顧當年的新疆棉事件,阿迪、耐克、優衣庫等等一眾企業跳出來發聲明,絲毫不顧及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消費者。聲明一出,抵制之聲沸沸揚揚,新華社、央視等媒體也痛批其荒謬。而阿迪達斯的在華營收也已經一跌再跌,再不復從前的盛況。
當年的阿迪CEO還很有信心,認為這種情況會“隨著時間推移恢復正常”,在大中華區連續4個季度營收負增長后,終于低頭表示:“我們不夠了解消費者,所以我們為那些做得更好的中國競爭商家們留下了空間。”
遲來的認錯比草賤,一邊想著打壓新疆棉出口,一邊想著在中國轉的盆滿缽滿,這樣的阿迪達斯早已盡失人心。而與之相對的,有著李寧、海瀾之家、潔麗雅等一眾本土品牌集體發聲支持,自此支持國貨的呼聲也越來越水漲船高。
站在國貨百花齊放的今天,回溯從前,新疆棉事件是一次經濟打擊,卻也是國貨品牌的寶貴機遇。正是阿迪達斯之流的抵制,才讓國貨有了更大的曝光率、更多堅定的支持者,這也讓我國的本土經濟更加欣欣向榮。
近半年以來,阿迪達斯的股價下跌幾近過半,資本市場顯然對阿迪的未來信心不足。2022年第一季度,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銷售額同比下滑34.6%;第二季度,大中華區的收入下降35%。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的毛利潤也從2021年上半年的12.99億歐元下降到2022年上半年的9.07歐元。有網友表明觀點:新疆棉問題不表態,此生不會再買阿迪。
近日,鴻星爾克又向福利基金會捐款1億元,網友紛紛涌進直播間“野性”消費,這也和外來潮牌們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而網友們看似盲目的消費,其實也是對鴻星爾克質量款式性價比的認可,情懷是一時的沖動,價值才是長遠的生存之道。
實際上,國潮翻紅一方面源于外牌走弱,另一方面也是國貨自身質量的不斷增強。“中國制造”已經在年輕群體中掀起了一陣新潮流。
去年雙十一的數據顯示,曾經穩坐前兩把交椅的阿迪走下神壇,而安踏電商累計成交額超46.5億元,占據了行業榜首的位置,李寧、特步、鴻星爾克等品牌的市值也是一番再番,可見國產品牌的強勁增長趨勢非常明顯。
無論是產品自身,還是品牌效應,對于中國消費者群體來說,合理價位下追求質量將成為主流。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本土品牌更能發揮制造業與供應鏈的優勢,更精準的迎合市場需要和國內審美趨勢。阿迪耐克等西方品牌在我國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被擠占,而躺贏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編輯/黃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